观社群媒体有感:跨性别群体中的认同欲求与性别焦虑

观社群媒体有感:跨性别群体中的认同欲求与性别焦虑

有些年轻跨儿,尤其是学生群体会抱持不切实际的幻想,认为Trans是解锁美好生活的钥匙,无非是吃点淀粉片,最多就是做个手术改证。这是对代价的错误认知。ta们天真的以为出柜了就有家里人支持,有了家里人支持就能像跨圈大V那样闪闪发光、受人追捧。然而这些 “成功” 大V背后的真实家庭条件并非绝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所能企及。大V们有的十几岁家里人就送去加拿大,飞叶子惹事被起诉还有家人帮忙善后的“京爷”、后台关系硬到实名上网贩卖药物都没人敢去“开盒”的赵二代,欧美读博锐评国内少数群体权益的留子,在网上晒〇丰银行上百万存款的跨妹。如果你确实拥有这种背景和资源,那你的情况可能会与大多数在生存中挣扎的人们不同,希望你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,祝你有幸福的一生。

只要一部手机,就能因为同一个身份认同被社群接纳和欢迎。当缺爱的年轻人们接触了跨圈,发现只要和“蓝粉白”有关就能得到其他人的关注,很容易误以为这种焦虑是因性别不符而起。「男娘」需要再穿搭、化妆、伪音上投入大量时间才能得到认同,而「跨圈」仅需挂个旗子emoji的门槛可谓是相当低。同类之间的“贴贴”无论是真心亦或社交礼仪,都能很大程度缓解自己渴望认同的焦虑。对学生而言做点白日梦畅想未来并没有错。但不应被圈子所蒙蔽,无意或者刻意忽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。自我认同应由内心激发,而非由他人外部的认可提供。

[ 敏感内容警告: 可能引起部分群体不适 ]

圈子里的一些人看到他人的美好生活,评论区嘴上说羡慕,心里不知道咒了对方多少次。另一边却又选择性忽略“同类”在蜕变过程中经历的痛苦,跳楼、送进矫正学校。只是敲打键盘发送个“抱抱”、“摸摸”,然后暗自庆幸 “还好自己没这么惨”。同类变成星星了,转个推发点蜡烛emoji,转头就忘了这回事。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同,在网上发各种药片和化工原料“赛博紫砂”退网装死,过两天舍不得ta那些粉丝,又从棺材里仰卧起坐蹦起来,一而再再而三欺骗和伤害真正关心ta的人。顶着蓝粉白头像emoji发表各种逆天言论和行为吸引关注炒作,刻板印象挂件如提拉熊、玉桂狗、库洛米挂得满背包上叮当响,又一点不研究穿搭仪态化妆,也不注意个人卫生。只会想着那连定位线都没拆的JK和过膝袜,衣服要蓝粉白的,房间要蓝粉白的,就差把地球都刷成蓝粉白的。在网上过度沉迷于虚拟形象,甚至把卡通头像当成真实的自己。

在圈子里让ta人评价自己,和小〇书上“姐妹底子不错瘦下来一定很好看”是一样的。圈内人对“不那么pass”的同类,通常不会使用攻击性的语言。首先是出于礼仪,避免说得太难听,其次是潜意识中认为对方不构成威胁,同时想展现出自己的宽容度。然而非真实的评价容易使自己固步自封,从而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。就服装而言,JK服并不适用于大部分mtf,首先JK对于身材的要求极高。而且对于与家人或者在宿舍居住的学生,在家中存放这类特征明显的衣物也存在一定“爆柜”的风险。好在学生拥有很多试错的机会和时间,在中推能检索到大量推荐的服装店铺,可以参照店铺内的穿着打扮、以及在小红书上检索穿搭相关内容先培养自身审美,从中性的服装开始尝试,等自身掌握了一定的穿搭技巧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格之后再过渡到更加女性化的服装会更加安全。

在当今的CN社会,人们高度重视颜值,性别认同的议题在墙内几乎是负面的。不够pass只会让人认为你是刻板印象中的“男扮女装”的变态。这并非是鉴跨或者鉴pass,因为在目前高压的网络环境中,不够pass是个危险的信号:一旦被人拍摄并发布到网上引发舆论风暴,紧随而来的就是大量的短信电话骚扰和网络暴力,极有可能导致自身产生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精神问题。如果你很不幸的被卷入了这种网络风波,建议不要进行过激的回应,锁推、屏蔽相关用户,之后断开所有网络连接,等一周以后再上线,避免自身情绪受到影响。

“选择「吃糖」-> 有同类「贴贴」-> 变得像卡通女孩一样受欢迎”,这种想法在《别当欧尼酱》动画播出后,因为误解而“翻车”的“友跨顺男”数量显著增加。受到日本动漫作品的影响,再看到当今网上流传的男娘段子中各种吸引人的照片,就会把“糖”幻想成美波里的药,只要吃了药就能摆脱当前的困境(这和许多人认为【只要】吃精神药物就能变正常的想法相似)。然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多方面的,并非单一原因所致。一旦自己错误地将所有问题完全归因于性别焦虑(GD),那么越往错误的道路走下去,离精神崩坏就又进了一步。这个问题的关键是,自己是真的焦虑于性别不一致,还是期待从他人身上得到认同?想清这个问题,也是对自己当下的选择和未来的道路负责。

跨儿们在1x岁或许还能依靠青春贩卖身体,假装问题不存在。可随着毕业后步入社会,自我认同与社会压力的矛盾将越发尖锐。如果没有充足的钱、权,也没有掌握不易被取代的特殊技能,已有无数案例揭示在国内“做自己”会发生什么事情和后果。因此趁年轻还有时间,尽量多学一些实用的技能。如果有条件,可以考虑留学渠道出去,如果没有条件,也可以学一些短期内不容易被AI取代的技能。花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扮猫娘“贴贴”虽然可以带来心理上的安慰,但对长期的自我提升帮助有限。获得他人认同的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能力,而不仅仅是在网络上提供情绪价值(ChatGPT也能做到,而且还能 7x24 响应)。尽量提升自己的实际技能和知识,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,别让自己到最后只剩下「原先是跨,现在喝中药调理好了」的选项。

—————

一些小建议,供参考:

  1. 如果对于自己的身材和体重感到焦虑,觉得减不下来,可以看看推特(@芒伊木)老师的变化。但对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指标,请不要使用过激的方式(各种所谓“减肥药”、“减肥茶”)尝试速成。通常非药物引起的体重增加,可以通过控制日常饮食去调整。调整饮食结构,降低碳水摄入,不喝奶茶和含有精制糖分的饮品。

  2. 对于服装的选型和雷区,可以在小红书上搜索穿搭相关内容,里面有详细讲解如何判断自己的身材,以及挑选适合自己的衣服。对mtf来说最大的问题基本都在肩宽,所以在这点上需要特别注意,基本上所有带有泡泡袖的cos服是不太适合的。

  3. 发型需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,有的发型由于客观条件是不适合自己的,例如脸型、发质不匹配。如果开始留长发,那么到过肩之前最好是都不要剪,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。

  4. 少刷推,少刷社群媒体,远离负能量的人。每天尽量抽出时间去慢跑运动(不需要给自己太多压力),如果实在跑不动至少也要走路。有条件的晒晒太阳(清晨或者傍晚),对精神健康有极大帮助。按时吃药,晚上不要刷手机,看会书或者动画片。最难的是做出改变的这一步,一旦开始行动,后面基本上就畅通无阻了。